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喜报| 吉林大学农业农村法治教师团队入选“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日期:2023-09-07作者: 浏览量:

    2023年7月3日,吉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定第三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通知》,由吉林大学房绍坤教授担任负责人申报的“农业农村法治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吉林大学“农业农村法治教师团队”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等称号获得者房绍坤教授领衔,由22名教师成员组成。

    “农业农村法治教师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北上精神,扎根东北、淡泊名利,深耕农业农村法治领域,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已成为国内农业农村法治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团队。

    其一,在教育教学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育人过程融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团队负责人房绍坤教授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马工程《民法》教材的编写工作。团队积极进行教研成果转化,团队负责人主编《民法》《婚姻家庭继承法》《房地产法》《国家赔偿法》等多部本科教材。团队教研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吉林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团队所有成员均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实现全员育人。团队探索出“三W”因材施教育人模式,育人效果显著。

    其二,在科研创新方面。团队秉持“立学报国、治学为民”的学术理念,扎根乡土大地做脚踏实地的研究,聚焦农业农村法治领域的重大问题。团队发起创办的“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会议联盟”已成为法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会议组织之一。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4项,承担教育部、中国法学会、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等课题10余项。团队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团队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其三,在社会服务方面。团队深度参与《民法典》编纂,多位成员全程参与《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立法工作。成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多人入选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专家等社会职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团队的多篇咨政报告获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团队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民法典》宣讲150余场。

    其四,在团队建设方面。团队建立了“以老带新、新新相助”传帮带、互助机制,青年学者成长迅速。在团队中,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吉林省长白山学者计划、长白山人才工程,3人获省拔尖创新人才称号,3人获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5人入选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人才岗位。

    吉林大学“农业农村法治教师团队”以黄大年为楷模,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党和国家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将立德之期许、树人之理想阐释于爱岗敬业的本职工作中。团队聚焦国家之战略需求,关心人才之培养发展,在农业农村法治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深耕农业农村法治领域,以实践出真知、以奉献育新才,笃行致远、争创新功!